在一次計劃南行的旅程中,忽然發現這完美的幾合建築群體,特別是曾經見過香港的彩虹邨 (Choi Hung Estate)、鰂魚涌海山樓與台北類似海山樓的信維市場等密集蜂窩式建築後,忍不住立即納入行程中。果貿社區是台灣南部最大眷村,1960始建,陸續完工增建為13棟大樓,5000戶的集合住宅。最多人時期有9500多人,目前資料顯示約莫2400多人,多為老人與低收入戶,稍微搜尋了一下現今整層住家的租屋行情,3房2廳2衛1陽台 (32.61坪) 竟只需9000元/月。
此點值得於日光美好的上午時間,觀看她美麗又恍若時光靜止的各式曲線姿態,更適合回訪於傍晚與夜間,再遇見她染上綿密燈火的閃爍迷離,回想那歷史流轉之間曾上映過的所有人事物家庭故事,資料中金馬影后歸亞雷、康弘與曹蘭等人多出身於此。我前往的那日,於午飯之前抵達,社區中,寧靜到只剩下風吹動樹葉的刷刷聲響、遠處傳來間歇乍停的麻將聲跟我肚子餓的咕咕聲。這為理念而建置的大型集合住宅,要堅持與保存不容易,功能需求與人口結構改變都將導致使用機能的變異,而龐大量體的重生與再利用又實有規劃難度,可預期的衰敗與消失無疑地都是烏托邦理想與現實衝撞後的最真實面貌。
我的交通
台北 > 左營高鐵 > 左營生態園區站 > 紅35 (乘車時間約 14 分鐘, 候車時間另計) > 果貿社區
+++
以下資料來源:
wiki 果貿社區 (高雄市) https://goo.gl/eNV54f
籠居歲月 https://goo.gl/Ahsx75
果貿社區是台灣高雄市左營區的一處集合式國民住宅群,又稱碧海新邨。該眷村由中華民國海軍眷村果貿三村改建而成,共有13棟公寓大樓,行政區劃上分為果貿里、果惠里與果峰里。建築體以阿拉伯數字編號,每棟中又有特殊的細分──梯,遵循「幾棟幾梯」的座標法則。位置正中的第8、第9兩棟呈半圓狀,相圍成一圓,圓心處為公園,那裡可以仰望一幕圓形的天空;第1棟則位居外環,面古城、臨大路,棟型略有弧度,有人說當時為了避免住民一覽軍港,於是採此設計。「果峰街」是果貿的主幹道,街口立有「碧海新村」的石碑,但習慣稱果貿,少稱碧海新村。
果貿三村是臺灣青果公會所捐建的果貿新村的其中一座,也是海軍早期在左營所設置的25個眷村之一。原眷村於1960年與1963年分兩期興建;並在1965年完工,當時共有約2100戶,是台灣南部最大眷村。1981年,高雄市政府與海軍總司令部決定合作將果貿三村改建為擁有5000戶的國民住宅,以提供原軍眷及中低收入戶居住,並在1985年完工。建成約2200多戶。
+++
延伸閱讀:
1972年6月15日下午3點32分,普魯伊果 Pruitt-Igoe 宣告現代主義之死。
- 普魯伊果:現代建築神話的破滅與平反 https://goo.gl/RdFVpY
- 被冤枉的山崎實 Minoru Yamasaki https://goo.gl/oN3QNR
- Pruitt-Igoe:美國住房夢之死 https://goo.gl/2Jn5Ny
- 現代建築之死 https://goo.gl/3YjM33

可搭配最後一張地圖,參考我的下車點








(若你鏡頭設備不夠,就直接臥倒在地吧~我是的)




自公有市場3、4 、5棟樓高處下拍角度。
資料出處: https://goo.gl/tcDGxU

右下側紅點處為 紅35 我的下車點,經過前方的天橋就抵達果貿社區。
+++
延伸閱讀:
1972年6月15日下午3點32分,普魯伊果 Pruitt-Igoe 宣告現代主義之死。
- 普魯伊果:現代建築神話的破滅與平反
- 被冤枉的山崎實 Minoru Yamasaki
- Pruitt-Igoe:美國住房夢之死
- 現代建築之死
景點訊息 Information
- 果貿社區 813高雄市左營區果峰街3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