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臺灣各地盛行的地方性藝術節,以藝術進駐、深入在地的方式,試圖引入創新的能量,讓地方的文化樣 ...
健康公宅的設計 對於公共住宅與社會住宅來說,許多設計已經成為基本的必備項目,不管是住宅單元的混居、 ...
社會住宅與公共住宅從2010年得到政府承諾興建以來,越來越多的建築成果逐漸實現。除了基本的住宅單元、 ...
空間進化的政治 不過,建築師對於空間的想像與藍圖並不一定就能夠完全實現。「十二樓的空橋本來那整層都 ...
臺北市的公共住宅正急速興建中。截至2018年十月底為止,在近20,000戶的目標下,臺北市現已完工超 ...
翻轉額外開支的思維,想像一個社區經濟的未來 所有計畫推動都需要成本,尤其在這樣新興且須高度跨域整合 ...
好伴從大學時開始關注社會住宅議題,去年有幸能正式投入此領域,我們透過兩種不同的模式參與其中,其一是「 ...
荷蘭社會住宅法人Housing Association 不同於韓國以政府成立的公法人推動社會住宅, ...
首爾住宅及社區公社Seoul Housing & Communities Corporati ...
民間團體自2010年倡議至今,社會住宅已經成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策,無論是在野黨或執政黨都大力興 ...
居住正義 過去國宅政策以出售為主,無法有效抑制房價上漲。面對近年快速飆漲的房市,社會中的經濟弱勢往 ...
公宅中的那群人、這些事 青創戶:用我的創意回饋公宅! 為了讓公共住宅能生有更具體的「靈魂」,而非 ...
在九月初的某個上午,距離地方選舉只剩下兩個多月時間,公共住宅、社會住宅的議題再度獲得大眾的一些關注, ...
無數條小巷弄穿梭在台北市中,交織成這座城市的綿密網絡。踏出家門,我們每天的生活就與這些街道產生關係。 ...
你知道台北曾經是一座湖,而街道底下也許還流著供我們生活的河水嗎?城市快速發展,人們和自然的距離變得越 ...
寧靜且富詩意的富錦街,是一條看過就會記得的街道。起於六○年代美式城市規劃,富錦街因為附屬於「臺北市民 ...
步行,是最能感受城市的方式,夜晚時依著商店燈光透出的安全感行走、下雨天沿著騎樓的遮蔽前行、晴天循著綠 ...
「台北TOD了嗎?」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在2018年4月26日台北市政府舉辦的「台北市大眾運輸導向都 ...
從2018年春天,共享單車市場有很大的變化,先是mobike在四月初宣布被美團併購,接著obike在 ...
步行與城市 「步行」是人類古老的本能,古人以步、趨、走、奔來描述不同的行進狀態與移動速度;在空間與 ...
出走城市Escape into City 城市每天都在改變,多元且擁有不同的面貌,居住其中的人們, ...
斯文里三期公辦都更案歷經漫長的等待,107年5月18日終於順利開工進入拆除工程。當整宅圍起鷹架,怪手 ...
在斯文里三期公辦都更核定之後,政府作為實施者便開始介入,而臺北市都更處經營科承辦人宋豐荃這時也才真正 ...
週五夜晚緩緩走進金豆咖啡不少人正安靜等待「老屋偵探社」最後一場演講登場。 當晚的講者—吳宜晏,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