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得很大,不想開車與騎車,就搭公車去參加活動 (老台北私塾導覽 --- 大稻埕續遊記) 吧。 隨口 ...
我對國王十字(King’s Cross)這塊地方有很深的情感。2006年來倫敦唸書的時候,朋友和我拖 ...
每天忙碌於生計的市井小民,對於城市永續生活的想像是什麼?環保豪宅、網路開心農場或者是把城市變成森林? ...
一個社會是否富藏創意,當今的一個觀察視角,應該可以從這個社會中是否存在各類多元的組織形態來判讀。這 ...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的紅燈區舉世聞名,每年都會吸引大量旅客前來參觀。然而近年來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卻對紅燈區 ...
都市是個龐大也複雜的活體,需要持續也認真的對話。 目前我們仍在進行中的整個都市思考,就是這樣對話的其 ...
都市是人類偉大的發明。它是資本和資訊流動的節點,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貨物和欲望交換的地點,是文化交 ...
要成為世界設計之都,台北需要一位設計長 ( Chief Design Officer ), 除了設 ...
「藝術祭」可謂是將話題與人潮帶到越後妻有及瀨戶內海的重要引力,然而做為地方發展的對策,不期然僅有透過 ...
海洋立國不應淪為口號 氣候變遷與能源危機的威脅下,台灣的能源與糧食問題已經進入國安層次,我們需認 ...
「農」與「食」 從新潟搭乘上越新幹線(註1)只需兩小時即可到達東京,城鄉之間的距離經由交通工具快 ...
尋找第二個故鄉 募集志工參與一直是北川富朗藝術策展的一大特色,從Faret Club立川俱樂部開 ...
2009年正逢新潟縣全縣致力推動觀光的大觀光交流年,即便新潟縣夏天氣候多變,大地藝術祭仍然吸引許多人 ...
產業遺產活化再生 豊島東北方的犬島面積更小,本島面積僅0.54平方公里,隸屬岡山市,是優質花崗岩產 ...
原風景的重現 小豆島是瀨戶內海中僅次於淡路島的第二大島,面積約153平方公里,氣候溫暖有如地中海 ...
大地藝術三年祭的「地方耕耘」成功引發各界迴響,在官方與更多民間組織的參與之下在2000年、2003年 ...
門牌的最早功能,無非為了分門別戶、指示標記而產生。它的形體、材質、觸感,隨著戶政規劃及都市發展而改變 ...
家屋與學校再生計畫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2012年四月公佈的2011年人口推計資料,日本社會65歲以上 ...
里山倡議的藝術實現 大地藝術祭的一大重點旨在回復日本的「里山」(Satoyama),里山所指的是 ...
重拾「都市設計」,再現「景觀記憶」 臺北市縱貫線鐵道從地上潛入至地下,而後又凌空產生了市民大道高 ...
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1899-1972)的名作「雪國」,以隆冬大量積雪為常態的新潟縣 ...
系列前言: 繼七月份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主辦的兩場「大地藝術祭系列活動」(註1)之後,台北村落之聲將 ...
「城市是座博物館」,這不是什麼新的觀念,本來是有學者為了說明城市中多元並呈的現象,活生生記錄人們生活 ...
回來台灣後,很多不論初見面或熟識的朋友問我:「跟台灣相比,荷蘭到底有啥不同?」不敢憯越,尤其跟某些在 ...